(资料图)
包头首富金利斌icon,24岁靠摆地摊起家,20年狂赚25亿,正值事业巅峰,他却将汽油浇在身体和座驾上,以自焚的方式与世界告别。1967年出生的金利斌,是土生土长的内蒙古包头人。金利斌的家庭条件很差,父亲重病多年去世,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的将他拉扯大,带着他走街串巷做点小生意维持家用。生活的磨难,让金利斌比同龄人明显成熟很多,随同母亲走街串巷做小生意,也让他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领。金利斌年满18岁后,曾在工厂待过一段时间,但由于种种原因,他还是下岗了。当改革的春风吹遍全国时,24岁的金利斌决定从摆地摊开始,自己做老板。之所以选择摆地摊,是因为他手头没什么钱,摆地摊成本小、回本快,比较适合他。正是当初的这个决定,造就了一个资产超过100亿的商业帝国。年轻的金利斌,为了赚钱什么都倒腾。经过不断考察、试错,他把目标最终锁定在干果零食这个方向。经过调研,金利斌花费巨资拿到了“话梅瓜子”在包头市的代理权。有了代理权,包头市所有出售的话梅瓜子,金利斌都能拿到一部分利润。仅仅2个月后,金利斌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-----40万元。40万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,堪称一笔巨款。金利斌曾用这笔钱搞过其他投资,可惜赔了个精光。好在金利斌心态好,他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,开起了批发部,经营糖酒、米油等日用品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金利斌买下了包头市伊利液体奶的独家代理权。随着伊利icon在国内奶制品行业中的崛起,手握代理权的金利斌自然也赚了个盆满钵满。2002年,金利斌将名下的超市、批发部进行合并,创办了惠龙商贸公司。金利斌名下的公司,将业务发展到各个领域,如洗浴、物流、超市等等。巅峰时期,惠龙商贸的市值超过100亿,金利斌的个人身家达到了25亿,稳坐包头市首富宝座。与此同时,金利斌的声誉达到了高峰,不仅是包头商界的风云人物,更是在各种慈善晚会上一掷千金,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和企业形象。然而,风光背后,危机正在酝酿。融资问题一直是金利斌的心头大患,2006年的股市大牛市,让他看到了希望,那就是通过上市,通过股市给企业输血。恰巧,国家此时大力扶持豆制品行业,承诺贷款政策也能一路绿灯。正愁没有好项目的金利斌,决定抓住这个机会,斥资5亿成立了福禾豆业,并计划三年后上市。为了造势,在开业典礼上,金利斌邀请了各级领导和明星大腕前来捧场,并以广告的形式,在包头媒体上进行狂轰滥炸。然而,繁华热闹的背后是忧愁和焦虑。由于种种情况,金利斌无法拿到更多的银行贷款,为了维系福禾豆业的发展,他只能转头面向民间进行融资。早在经营洗浴中心时,金利斌就因资金问题进行过民间借贷。每笔借款的利息,无论多高,金利斌都会及时归还,这为他积累了很好的口碑。如今他贵为包头首富,坐拥惠龙商贸和福禾豆业两家公司,还有各级领导和明星为他站台,让人们对他更加信任。当金利斌放出融资消息后,掀起了民间资本的一波狂欢。整个包头的不同阶层都在借钱给金利斌,有超市卖菜、卖馒头的,有老师、公务员,还有大大小小的老板们,都参与进了这场豪赌。由于金利斌支付的贷款利息很可观,很多人为了拿到高利息,不惜用自己的房产汽车作抵押,向银行贷款,也要借给金利斌钱。资金有了,但金利斌背负了巨大的债务,每天一醒来,他就得支付500万的利息。虽然在民间资产的加持下,福禾豆业开启了四条生产线,但市场并不像金利斌预料的那般火爆。福禾豆业的产品不仅没有盈利,反而一直在亏损。福禾一直亏损,上市遥遥无期,而高息贷款却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金利斌的资金链断裂了!所有人都慌了,福禾再也发不出工资,甚至有债主主动为金利斌配备了保镖,保证他的安全,以便将来能够还清债务。可在2011年初,金利斌已经发不出员工工资了。这一次,他陷入了绝境。人们依然相信金利斌,认为他经历过大风大浪,这次也一定能闯过去。没想到,金利斌却以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这一生。2011年4月12日,金利斌驾驶自己的奥迪车,来到了福禾豆业的大院里,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汽油,泼洒在车上和自己的身上。最后,他坐进车内,将汽车点燃。一代商界骄子,就此陨落。金利斌出身贫苦,聪慧能干,在逆境中崛起创业成功,原本是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。谁曾想,拼搏一生,盛名加身,最后资金链断裂,成为一名“老赖”。因无法面对这一切,他选择主动结束生命。企业做大做强固然是件好事,但稳扎稳打、缓步向前才是关键。至于那些因追求高利息而借钱给金利斌的人,也只能看着自己的血汗钱,随着金利斌的死亡而灰飞烟灭。
关键词: